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考察。在这个拥有13000多常住居民、近一半是少数民族群众的社区,习近平同居民们交流时指出,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既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少数民族扶贫工作一如既往的牵挂,也昭示了中国各族群众携手并进、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坚定决心。
“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只要把目光放诸世界就会认识到,这个庄严承诺背后的千钧重量。民族问题在世界上具有普遍性,是需要长期面对的复杂问题。环顾世界,西方国家在解决民族问题上并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民族问题、种族问题带来的动荡屡见不鲜。中国在承认和尊重差异、缩小和消除差距的实践中,创造了解决民族问题的新模式。
中国坚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民族地区是中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西部和边疆绝大多数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居住着众多少数民族群众。这些情况充分反映少数民族群众脱贫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决定着少数民族脱贫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雪域高原、天山南北,到祖国北疆、西南边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少数民族地区考察调研,与各族群众面对面交流,部署脱贫攻坚工作。2020年春节前夕,习近平专门赴云南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全国两会召开之前,习近平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如今,习近平再次到宁夏考察调研……“小康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主线贯穿始终,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的责任担当。
在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方针的支持下,中国民族地区面貌日新月异,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民族八省区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324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90576亿元,40年增长了近280倍,截至2019年11月,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79%。目前,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毛南族等少数民族已实现“整族脱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扶贫模式更让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红火。
可以说,少数民族群众一天比一天更红火的日子,是中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具体入微地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的生动写照。在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们将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多元”指向,是56个民族“一个也不能少”的共享共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一体”境界,是56个民族“一个也不能少”的认知认同。“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虽寥寥数字,承载的却是中国制度优越性的千钧重量。(海外网评论员)
目前,正值杨梅成熟期,但是也处于高温、高湿的梅雨季节,贮运期短、保鲜难,易腐坏变质。因此,如何保鲜杨梅,减少损失成了头等难事。杨梅保鲜贮...
现在,随着传统曲艺越来越受关注,许多从事相关行业的人也得到了极大的关注,成为了真正的明星。以前大家说到明星总觉得是在娱乐圈,要说起说相声...
据了解,在国内大数据评分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睿智科技正在寻求与国内顶尖高校在理论研究、技术应用上进行合作的可能性。如合作达成,或将进一步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现在已成为世界性的流行病。目前,全世界多数国家均受到COVID-19的影响。面对全球疫情蔓延,为促进化学...
为严明党的纪律,着力惩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增强群众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今年以来,合水县各级纪检监察机...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孩子的教育问题是父母最关心的事情之一。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国内的疫情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控制,各个地方的复工复学...